《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雪山客
雪山客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66090
魅 力 值:1513
龙    币:52620
积    分:42978.5
注册日期:2005-01-06
 
  查看雪山客个人资料   给雪山客发悄悄话   将雪山客加入好友   搜索雪山客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雪山客发送电子邮件      

续3

另外,就是需要根据人力成本逐年递增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开支:路面楼道定期清扫、公共设施定期清洁、垃圾定期清运、保安保持基本数量和战斗力、公共上下水设施/消防设施/公共管道定期检查等...这些都可换算成人力 * 相关行业的年平均工资。

塞冬看过的房龄10多年的小区,这些服务大都维持在最低水准,一些已经突破底线,垃圾问题、脏乱问题非常严重。


封闭式高层小区要想得以正常运转,就必须抛弃各扫门前雪,建立一套集体治理机制:

一、有机制能诞生一个大多数业主都认同的公共服务标准。

二、有机制能保证每户业主都缴纳足够该标准得以施行的公共经费,哪怕他并不认同。

三、有机制能保证该经费随着通胀和人力成本同步提升。

四、有机制能保证服务提供者能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五、最后,还要有机制能保证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折旧速度不被人为加速。

通过上述分析和案例我们会发现,这几个条件都极难达成。现实中的真实情况往往会是这样:

一、上千户业主的组织成本太高,且组织者几乎是义务劳动。大部分小区连走过场式的法定业主大会都开不起来,就更不要说能诞生多少共识——这些流程塞冬都跑过,最后选择了放弃。

不同业主对服务标准的诉求差异极大,有的要求很高,希望干净、整洁、有秩序有档次,甚至超出了小区业主的平均承受能力。有的则是无所谓,最好不交钱也别维护,等实在扛不住了就等着财政统一进行老旧小区翻新。

以塞冬的老房子为例,有的业主希望能把1块2的物业费提升到2块5甚至3块以上,聘请品牌公司入驻,彻底改变小区面貌,提升小区房价。有的则希望物业费下降到5毛,甚至最好把物业公司赶走,组建“老年志愿队”来接管小区。

市面上还真有业主自我管理的例子。来看一个《钱江晚报》的新闻,这个小区的位置很好,房龄15年,以大户型为主,建成时算是蛮高档的。从2011年开始,这个小区开始尝试自我管理,最后证明是条死路:

来源:该网址不再展示

下面是一些节选:

刚开始那段时间,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那时业委会从外面找了大概10个保安和6个保洁人员,收收垃圾,维护安保。从第三年开始,保安和保洁人数越来越少。“绿化越来越差,要么野草杂生,要么无人打理而干枯。”
一些业主只能自发拿皮管将家里的水接出来,从楼上往下浇水。这些人手法不专业,乱剪一气,好几棵原本郁郁葱葱的大树受不了这般折腾都死了。有时候收垃圾的没来,垃圾桶满得一塌糊涂,业主只好自己运出去。平时就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我已经受不了了。
园区有多处墙面、墙顶出现风化、脱落;多处单元门存在电线私拉乱牵;多处消防栓消防水带、枪头等必备零件缺失,灭火器瓶体、充灌气体过期;楼顶消防栓无压力,且无法出水等等。

《自力更生六年,景城花园坚持不下去了》,钱江晚报,2017年


2018年,这个小区重新聘请了物业公司,开始正规化管理。在此后的相关报道中,有业主因为物业回归而直接提价50万(大户型、好地段、次新设计,都是大几百万的房子)。


二、即便能诞生大部分人认同的共识,也难以对其他业主产生约束力

还是以塞冬的老房子为例,由于对物业不满,一些业主长期拒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尝试去法院起诉。最后由于走法律流程成本较高,物业选择了和解,欠费业主补缴了5-7成不等的物业费。许多人得知消息后也去找物业理论,希望物业费能打折,还真有人成功了。

这个例子可能不太好,因为大多数业主不愿交物业费是有原因的,错不一定在业主。这里想说的是——由于业主太分散、单个案例金额不大、通过法律流程追究成本太高,因此不管理由是否正当,只要有人坚决反对(不管是否有理),那他大概率不会受到损失、只会获得利益。

小区作为一个集体,想要实现良性循环,业主就必须承担一定义务,这种义务不只是按时交纳物业费,还需包括——参加业主大会、参与相关流程、提出意见建议、监督业委会。

现实中,不接受共识、不履行义务没有坏处只有好处,而接受共识、履行义务却只有成本而无法获益,这样的良性循环就无法建立。


三、物业费一旦被确定下来,基本就会伴随终身。无论回迁房、普通小区、还是豪宅小区,由于上述一、二步机制走不通,想要让物业费跟随通胀同步上涨也成为不可能,其结果就是能购买到的服务逐年减少。

当然,整个过程不会那么简单。通常而言,当资金不足时,最先发生的是物业公司利用业主的公共资源挣钱——停车、广告、小区空间对外营业开放等等,这也是如今业主和物业的矛盾焦点之一。

以塞冬现在的小区为例,该小区10年前交房,物业费2块5,在当时算比较高的,物管质量也一直算有口碑。10年过去后,这个价格只能算中等,当年的高标准服务也在一项项消失。

5年前,当时的业委会发起过涨30%物业费的运动,最后被业主们抵抗成功,业委会也从此有了”和物业公司勾结“的骂名。

那么物业到底缺钱么?塞冬初步估算过,如果考虑到各式各样的增收措施,实际上目前的物业费能达到4块钱一平米,并不算低,物业费确实没必要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升物业费的背后是业主公共资源的变现,本质上是拿小区品质换钱。当这种变现潜力被榨干后,矛盾还是会凸显出来,继而继续加剧业主、物业、业委会之间的不信任,让”提价保质“更加成为不可能。


四、理论上,物业公司接受业委会监督、业委会接受业主大会监督。业主们讨论确定服务标准并按时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不达标就被炒掉——这是我国法律法规所期望达到的理想模式。

根据上面一、二、三步的分析,这一模式中的大部分环节都是失效的,其实现基础就不存在,想达到目标也就成为奢望。

我们理想一点,假设上述诸多步骤都经过不懈努力走通了,就像那位师姐一样——业委会得以成立、提价方案得到通过、品牌物业成功引入。当正向循环的苗头开始浮现时,也还存在很大隐患:

  • 义务劳动的业委会难以长期有时间、有精力、有专业能力去监督物业公司。

  • 高度分散、极难组织的业主们也难以长期有时间、有精力、有专业能力去监督业委会。


业委会是很少有领工资的,相当于是几个人义务劳动、上千户家庭受益。在这样的机制下,牵头成立业委会的要么是乐于奉献的热心人,要么就难免没有利益动机。

在现实中,固然不乏雷锋式的业委会成员,但“和物业勾结”也很常见。就算真的是雷锋,也很难自我证明,最后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有动机的驱逐纯理想的、无所事事的驱逐专业能干的。还在上一个老小区时,和周边小区的业委会成员座谈,基本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业主不信任业委会和物业、业委会无法有效监督物业,让业主们有钱也不愿意交钱。

有一次业主群里聊了很久,大部分业主都明白10年不变的物业费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肯定影响小区品质,并最终影响房价。相比于房价波动而言,物业费纯属毛毛雨,但大家不愿提升物业费的理由也很简单:

“既然无法有效监督物业,物业干多干少纯凭自觉,那么物业费涨了活儿不多干,能拿它怎么办?”

“业委会监管?”——都是一条裤子。

“重选业委会?“——选来选去都一样。

”群里热心人重组业委会?“——大家都很忙,你行你上吧。

塞冬和许多朋友都聊过这一话题,大家业主群里的结论都差不多:一番讨论下来,只能默默攒钱准备下一次换房。


五、最后,有这么一个基本定律:公共品的折旧速度,取决于这个群体中破坏性最强的那部分,而不取决于群体平均水平,而维护公共品所需的开支,则取决于群体的平均支付意愿。

于是,一旦破坏性强的那一小撮人不受到惩罚,公共品就将以超常规的速度破损下去。

举个栗子:塞冬的小区有一块很大的草坪,几年前刚入住时,草坪品质很好很整齐。从去年开始,几位家长开始带着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只用了一年功夫,这块草坪就全秃了:

前段时间物业重新翻土播种,养护了一个月才让草坪重新修复。问了问工人师傅,这一波操作下来平均每平米要14块钱,相当于小区群众花了大几千块为几个人支付踢球场地费。

少数人破坏、所有人买单,这是大家普遍面对的现实。

如今超高层住宅遍地,如果一栋楼有30层,每层4户就是120户,如果是塔楼则会多达几百户。假设不守规矩的业主比例低至1%(实际不可能这么低),那么电梯里出现狗屎狗尿、单元门被人为破坏、楼道被随意图画、公共空间被堆放杂物乃至被圈占、绿地植被被踩踏攀折,就几乎是一种必然。

小结一下就是:

  • 规模庞大的高密度大尺度小区、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让建立在义务和热心基础上的业主自组织难以启动、难以持续、缺乏专业性,无法互信、无法正循环。

  • 就算自组织开始运转、业主们达成共识,也缺乏相应机制去保证这一共识被所有业主遵循,缺乏对漠视集体利益、有损集体资产的人的惩处机制,并最终让所有努力崩塌。




--

月黑风高夜,客从雪山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2019-05-30 09:20: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0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