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8112 |
魅 力 值:631 |
龙 币:12746 |
积 分:7384.1 |
注册日期:2005-05-25 |
|
|
|
读书的诀窍在哪里?
记得有一年高考的作文题,讲的是挖井,有一个人挖的不深,但挖的数量多,结果一口水也喝不上,另外一个人,一门深入,结果打了井喝了水。读书,就跟挖井的道理是一样的。听说有的孩子,一个月能看好几本世界名著。这样子看书,能看出什么好效果?读书与看书的区别,一口井一定要挖出水来,不要今天挖一下,明天挖一下,看上去是博览群书,但所得有限。
看书与读书就是这样的关系。看书,讲的是一目十行,读书讲的是字斟句酌;看书,是躺在床上或是上厕所的时候的阅读方式,读书,是要求我们坐下来,好好体会的阅读方式;看书,是一种消遗,是一种时间的打发,是我们上下班坐在车上的阅读方式,读书,不是对时间的打发,而是去追赶时间;看书,我们可以随意随性,自由放松,可以边看书边看电视,边聊天边看书,可以让自己的神志松散一些,读书,要求沉下心来,凝神静虑;看书,只是浅层次的感受,比如看看笑话,看看新闻,看看八卦,读书就要用心灵深处的东西去感受,去体会,去玩味;看书,是书看完之后,都会成过眼云烟,所能记得的东西自然也不了了之,读书,是去捕捉文字语言之中闪动的思想,精彩的章节、词句,深刻的思想内容,让你记忆永久;看书,最多也是知识的积累,是用来茶余饭后的谈资。读书,是能力的积累,是一经通而经经通的能力,这两个一定要区分开。
我们有这样的感受,读一篇文章,往往会被其优美的词藻所打动,也会被文章深邃的思想所感染。、如果把一篇文章看成是一座楼,这个文章分了三个部分,一是词藻,即文采;二是立意,即观点;三是结构,即思路。词藻与思想是外在的。词藻、文彩就是这座楼的装饰,漂漂亮亮的一眼就看出来。立意,或者说观点,就是这个大厦的霓虹灯,也是一眼能看出来的,霓虹灯是一个大厦明显的标志。
优美的文字,深邃的思想这两个东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往往容易显而易见,而一座大楼它的主体结构,我们一般是看不到的,文章的结构是什么呢?通俗的讲,就是如何表达,如何说明,这是一条暗线,就跟一座楼的主体结构一样,是少为人知的。而往往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的文采与立意,但很少光顾到它的结构,很多人积累了词汇,具备了一定的思想认识,但不会表达,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结构,不知道怎么盖房子,只是简单的铺陈词藻,再搭上霓虹灯,这样的文章,是没有功夫没有根基的,稍稍一推敲就会跨塌的。
大家看到《三味书屋》,还有一些孩子的作文,并不是在词上下功夫。从好词好句上下功夫,确实不是正路,确实是浪费时间,所以要下决心花点时间,自己跟孩子一起,好好搞明白结构,我们先前看到了很多的范文,其结构的严谨,逻辑的严密,都慢慢的找到了一些感觉,把我们的认识——阅读的水平提高上去,并加以好好的辅导孩子,一定要从内在的结构入手。
搞结构怎么搞?
第一、阅读、分析、欣赏、去发现,把我们讲的对称词、对称句、对称段搞清楚,然后跟孩子一起去像做游戏一样的去发现。几个月,或者说是几个星期的熏陶,我们知道了文章的精髓了,一定有成效。看文章、读文章、与提高文章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现在不少写作的书讲要多阅读,多积累。问题是积累什么?刚才讲,写作文、阅读、分析,这三个是一回事。你不会阅读,怎么分析?不会分析结构,怎么能熏习自己?不熏习自己,怎么能提高自己对作文的理解?怎么能把自己的作文提高到一个水平?这是一回事,不要分开。真正把文章用结构的思路分析清楚了,阅读能力就上去了,作文水平也上去了。这是同一回事情
第二、我们讲了作文或者说语文是一个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都能够同时得到锻炼的科目。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这两个思维能力,是一不是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达到高度的统一,我们的孩子才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文中有理,理中有文。我们看《三味书屋》特别是看到画的结构,我们就会知道,形象的描述是要建立一逻辑的结构上的。同样,在逻辑中我们又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这个结构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用什么样的形象思维,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词藻,那就是风格的问题了。你可以是简约的,也可是华美的,可以装修的简单一点,来显示逻辑---道理;也可以装修的豪华一点,来显示形象---文采;也可以每个参半,各有侧重。有妈妈讲那个四月乡村的散文,太过豪华了。这只是人的风格不同,也就是装修不同,并不会影响作文本来的结构的稳定性。这个结构,从小学作文到中学作文,乃至于以后的所有作文,都是一条主线。不管是散文,还是议论文,还是记述文,都多需要这个主线。
第三、为了更深的了解结构,我们就要明白对称的意义。对称是我们汉语最常用、最基础的表达方式。我们特别要了解对称词、对称词组、对称句、对称块、对称段,对这些对称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去更深的读书、理解、阅读。就如那位妈妈讲的:学完您的结构、对称,长眼睛了一样。我们明白了对称确实就如开了慧眼一样,我们可以发现对称无处不在,无处没有。
第四、知道了对称,就可以理解文章的美感与节奏感。
“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小树长高了,太阳暖洋洋地照着大地。”
对称中有不对称,特别是太阳这一句,有长有短就是节奏。
我们再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一样的,对称不是对仗工整,不是对联,对称中有不对称就是为了有节奏。
我们讲了不少,其实讲的就是如何读书,我们讲了结构,我们讲了对称,很多妈妈特别有感触,有了这个结构、对称作指导,突然一下子发现文章里的好多东西,原来是这么有深意这么值得玩味啊!
2.读什么样的书 读书就要读经典,且要读的深读的透,不要求数量。为何要读经典?我们讲过,唐宋八大家都是从《孟子》中浸淫出来的,这一点不假。鲁迅为什么是大文豪?因为处处可见《孟子》的精髓。什么叫好书,好书就是七岁可以读,七十岁也可以读的书,这非常对。我们从写作文的角度来讲,也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们学国学的好处之一.
过去古人没有那么多修辞的语法可讲,一切简单,现在越搞越复杂,搞的孩子和家长糊三倒四。我们怎么学经典,怎么通过经典提高作文?有的人说背诗,有的人说背词,有的人说学古文观止,有的人说学汉赋。我们从前面的文学发展沿革缕了一条思路,我们要找到源头,或是接近源头,换句话说,我们要找到根,或者是接近根。如果你尽找些枝枝叶叶的,花多少精力,你也提高不了。但你找到根了,找到源头了,事半功倍。所以从写作文的角度,你也要看经典。看什么?看《论语》,《看孟子》,越是接近源头的,越是有价值的。
有妈妈问了,经典孩子看不懂啊,怎么办?这个道理,大家还不明白。孩子一下子看懂的书,就是当代流行的书,一下就看懂,第二年、第三年,可能这些书就当废品处理了。但我们往往是这样急功近利的,希望孩子天天有进步,天天给你惊喜。我们要细想想,孩子天天给你拾回一些枝枝叶叶来,你天天都有惊喜,但这个惊喜是天天在骗你的,我们不要这种小惊喜,我们要的是大惊喜。我们算个账,如果我们下功夫,真的狠狠地啃上一部经典,用一年、用两年,或者更长时间,这是第一种做生意的方式。第二种做生意的方式,就是天天让孩子看的懂,天天拾一些枝叶回来让你高兴。那个合算?所以大家不要因为孩子一两天看不懂就放手经典,看不懂是正常的。看不懂我们就用一年两年、三年来看,要比天天看的懂要合算。天天看得懂的书,相信好多人在为孩子提供。但情况又是如何呢?再说的实际一点,经典里的结构,这是根、是源。我们花上几个月,天天和孩子搞这个结构,这个效果就惊人了。但如果孩子天天在积累好词、好句、好话,积累一辈子,也不得章法,说的难听的,那是舞文弄墨花拳绣脚。
接下来的学习,也许大家就冷暖自知,各有心得了,但我是如何与孩子讲的?就是每天让孩子坚持十分钟读《孟子》,坚持而已。大家入门怎么入?看一下我在博客中写的乱说《孟子》也许对大家有些启发,但这个博客中讲的内容并不是我讲给孩子听的,是在讲给家长听的,对孩子的要求,只是坚持,不要背只要读,这样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我们就把这个长期读理解成一个长期的预习,我们知道预习的效果,就是你学习的效果,你不好好预习,讲到哪里,博引旁征的时候,你还在找原文在哪里,这样能学到什么呢?
讲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人为的割裂写作文、阅读、分析理解的关系。我们讲过,这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你会阅读了、分析了,就会看到其中的门道了。读一本书就是一本书的效果,挖一口井就出一口井的水,这个效果就厉害了
3、谈如何积累词
我们讲了如何引导孩子背书、读书的问题,目的是大家可以从其中感受一下什么是好作文?或者说,好作文的标准要素是什么?我们都看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例子了,也看到那个逻辑图了。
今天我们要破除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好的作文并不是华美的词藻。大家一定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从这个地方去入手学习。一定要从结构入手。也就是我们说的,表达有条有理,思路清晰。或者,也就是我们说的有逻辑思维,有推理过程。比如,我们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并不是以词藻见长。而同样的,结构是统一的,风格可以各不相同。你可以是华丽派,也可以是简约派;你可以是豪放派,也可以是婉约派;
结构必须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逻辑;而文彩则具有灵活性,因为是形象思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是具有可见性的东西。那么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更深的结论,作文、语文、或者说国学、经典,是一个具有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锻炼的东西,并不是说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是可以推理的,理解的,同时,又是可以放开想象自由发挥的。我们现在的孩子去背名词解释,去背课文,完全是把一个活的东西学死了,把一个自由的东西学僵化了,把一个快乐的东西学痛苦学纠结了。
所以我们要破,一定要打破这些东西,如果你不能打破这些东西,你就构建不起来什么是好的作文的标准。所谓的打破,其中一点就是作文要从结构入手,而不是单纯的从词藻入手,我们明白了这个结构,就有另一个要改变的观点:我们的孩子把语文分成作文、阅读、分析、欣赏。这是可怕的,我们要知道这是同一个东西。很多孩子的阅读吃力,是因为不了解这个结构,很多孩子背东西困难,也是不了解这个结构,了解了结构,就是肢解了作文,就是在阅读作文,同时也是欣赏作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书,才会有更多的收获,不只是单说读书是为了积累词汇。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把一个整体性的东西在孩子的思维中建立起来,如同没有把一个楼的整体结构整好,那你找来最好的装修材料有什么意义?结构好了,词藻,多大点事啊!
关于词藻,还有人会讲,写作文要大量积累词汇,抄好词好句,要具备词汇量。某种意义上讲这没有错,但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本,我们讲功夫作文,其实就是从根上入手,或者说尽量的从根处入手。我们讲到要下功夫搞结构,这个比多看书、看普通的书、看现在的书并且去积累词藻有意义。很多孩子看了好多的书,积累了大量的词藻,但还是在作文上不得真传;还有一些孩子作文看上去不错,但不得功夫,经不起推敲,逻辑松散,明眼的人一看就是花拳绣腿。结构很重要,这个要熏习,要搞通。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然的话我简单的告诉你:多看书、多学习、多观察,这全是屁话。
如果我们把词藻的积累当成是摘葡萄的话,不可能一粒一粒的去摘,而现在我们去抄词抄句,就等同于一粒一粒的摘葡萄,大家学过英语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只是简单的背单词,记单词,结果是什么?记得快,忘得也快,到用的时候根本提取不出来,我们摘葡萄,要一串一串的去摘,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就是要我们很好的读书,认真的分析,从结构整体上去把握领会,这一学就是一大块,一摘就是一大串。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要在这里熏习,跟着我的思路走。用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来与孩子看几个好文章、精选几个好作文,在结构上、对称上搞通,这个买卖值得做。同样也说明一个道理:作文一定能在短期内可以提高的!不要从文字和积累上下功夫,要从根、从源上下功夫,不要天天去拾那些枝枝叶叶的。
在理解的基础上,还不是一串一串的摘,而是连根拔起,全都是你的了,这就是我们讲的,效果成片,功夫成片,这样做,效果就大的很多,也惊人的多,通过讲结构,我想大家从整体上都略有把握,好词好名也记得了不少,这是大家自身的所得。
我们再讲下根与果的关系,大家想一想,我们从根处入手了,顺藤摸瓜,到处都是,对不对,如果我们从表面入手,从一叶一果一枝入手,我们要去找根,那就难了。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从一枝一叶一果入手,下了很多的功夫,费了不少的精力,但象样的作文拿不出来,问题就出在这里。
另外,我们不是把孩子培养成达人,文豪,作家,我也没有培养达人,文毫,作家的经验。所以,如果大家问怎么把孩子培养成达人作家天才的,就不要问我,我们的前提,无非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写好作文,说的功利一点,就是让他们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不至于落后,在高考中不至于拉分,就这点要求。
我们讲了如何背书、如何读书、如何积累,其根本的方法,就是一个,从分析对称结构入手。我们从结构分析入手了,读书、分析、写作 这是一回事就变成了一个整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