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8112 |
魅 力 值:631 |
龙 币:12746 |
积 分:7384.1 |
注册日期:2005-05-25 |
|
|
|
作文讲评四
《苹果》——作文讲评
我们开始讲课,今天下午,我们计划讲两个内容:一个是讲一篇孩子的作文,另一个是讲一下后面的授课安排。
先讲第一个内容,前几天,我曾经现场手打了一篇作文,叫《苹果》。这个作文题,是群里一位妈妈让孩子写的。今天,这位妈妈把孩子修改过的作文发给我。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需要强调的是,这篇作文并非十全十美,并非无可挑剔。我们要抱着一份鼓励的心,做给孩子掌声的手。下面,大家看孩子的作文,写得非常好。
苹果
苹果是一种很普通的水果,物美价廉,家家都买的起,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但是在我心中,苹果代表着我们全家的欢乐,有许多幸福的记忆。
几年前,老师让我写一篇关于苹果的作文,妈妈为了让我写好,特意千挑万选,给我买了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这个苹果像一个小皮球那么大,红得发紫,而且有一股浓浓的香味。为了让我描写动态的苹果,妈妈将苹果在餐桌上来回滚,突然“啪嗒”一声,苹果掉在了地上,摔成了好几瓣。我和妈妈吃了一惊,看看地下的碎苹果,又看看对方,不由得都开怀大笑。
还有一次,妈妈教我用水果刀削苹果,妈妈削出来的皮是长长的一条,中间都不断。我学了半天,可是削出的皮,又厚又总是断,像在苹果上挖沟。最后,我生气地把刀子和苹果使劲一拍,不学了。这时,妈妈说:“儿子,你看,我给你变个魔术。”妈妈将苹果横着放在桌子上,从上往下一切,我惊奇的发现,原来苹果核是一个漂亮的五角星,是褐色的,有点发黑,每个角都是细细的、尖尖的。我来了兴趣,一连将几个苹果都横着切开,发现都是漂亮的五角星,原来苹果的核的形状是这么的美好啊,怪不得西方将苹果称为“智慧之果”呢!
前年甲流流行期间,我感冒了,还没好利索时妈妈又病了。晚上,妈妈躺在床上,对我说:“儿子啊,妈妈真难受。”我听了,故意的跳起舞来,做出幸灾乐祸的样子。妈妈气得笑,爸爸也笑。爸爸让我给妈妈削苹果。我拿来苹果和水果刀,然后又拿来一个袖珍的垃圾盒。妈妈惊讶地说:“儿子,你是要用垃圾盒来给我盛苹果?”我“扑哧”笑了,笑的咳了起来。边咳边说:“什么呀,我是用它来盛苹果皮。”我削好皮,用牙签一口一口的喂妈妈,还不时的馋爸爸,室内一片欢笑,十分温馨。
虽然世界是有许许多多珍贵的、奇异的水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苹果,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水果,还承载着许多欢乐。
大家来看一下,这篇作文好在哪里?我们暂且不说具体的细节。前几天,我也写了一篇关于“苹果”的故事,起因就是这个孩子的作文题。原来,这个孩子写苹果,就是写苹果。大家可能也从前面的情节中看到,孩子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写苹果,还专门拿了一个苹果让孩子观察。但是,可以说这个思路是错误的。写苹果就拿苹果来观察,这样来引导孩子是不对的。换句话来说,我们要孩子多观察,深刻的意思是什么?用眼睛看?大错!
什么叫观察?我们过去做过化学试验,要观察什么形状、形态、气味、响声?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我们人的感官有哪些呢?视觉系统、味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触觉系统、意识系统。再说一遍,这六个系统动用起来,是观察的意思。不能说只是眼睛看,才叫观察。
大家再看一下原文,我们一开始看觉得很生动,但为什么生动,生动在哪里?说不出道理。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下,哪些是眼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哪些是尝到的,哪些是想到的?请大家再回过头去看一看。
大家都相对的找到了,为什么生动,道理发现了吗?我们讲了生动性的问题,孩子的作文,如果写得不生动,怎么办?六根六尘!这是解决之道,也就是说,我们在引导孩子写作文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地问他看到什么?还要引导他,想想看——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除此以外,还要深问——听到了什么,听到的像什么?闻到了什么,闻到的像什么?尝到了什么,尝到的像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闻到的苹果有一股甜味,但这股甜味里还有一股淡淡的香,这种香恰如其分,有如葡萄酒。比之于啤酒与白酒,比前者弥久,但又没有后者浓烈。“比前者弥久,但又没有后者浓烈”,用酒香来做参考、来做比喻,就又显出了一分生动。
这是我们对于苹果的形态的一种写法,现在,孩子的作文经过修改,有了大的提高,提高在哪里?就是从只写“苹果”,提升到了写“苹果的故事”。单纯地写苹果,虽然生动,但是苹果的故事,却更加感人。没有故事,感人就不存在。所以说,我们引导孩子,先不急着从细节上入手,先从大方向上引导,这是入门之道。如果说大家都去写苹果,描写苹果描写得比花还花,有意思吗?没有多大的意思!除了描写苹果,还要写苹果的故事。那就更加深入多了。
我们再来看结尾:虽然世界是有许许多多珍贵的、奇异的水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苹果,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水果,还承载着许多欢乐。听我们讲完上述的,我们再来看结尾才知道,因为有了故事,所以结尾才有了意思,对不对?反过来,如果我们没有故事,只有对苹果的描写,最后。我们的结尾会是什么呢_——苹果啊苹果,你真是一个好的苹果!这样的结尾有意思吗?所以,很多妈妈着急问,孩子作文的立意不好怎么办?立意里要有故事啊,没有故事,只有苹果,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苹果啊苹果,我的最爱!有笑的吗?:)
所以说,从苹果到苹果的故事,这是本质的提升,换句话来说,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谈提炼,再来谈修整。前者是方向,后者是脚步,才有意思;前者是方向,后者是脚步,方向不对,脚步迈快了,不就是颠南倒北嘛!在此,还是不忘痛批一下,小学老师让孩子们抄好词、好句,抄得孩子们都“近视眼了”,是不是这个现象很普遍?
|
|
|
|